西盟佤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阿佤山乡谱写团结发展新华章

西盟佤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阿佤山乡谱写团结发展新华章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01 14:2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30日,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迎来成立60周年庆典。身着绚丽民族服饰的各族群众齐聚一堂,载歌载舞,共庆这一历史性时刻。全国人大民委、国家民委,以及云南省、普洱市分别派出祝贺团,向自治县成立60周年致以热烈祝贺。

西盟佤族自治县成立于1965年3月5日,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也是经典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诞生地。中共西盟县委副书记、县长张光魁表示,西盟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以“石榴籽”般的紧密团结守护边疆稳定,以“直过民族”的拼搏精神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以传承“盟誓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今,西盟县委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娜袜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位居全省、全市前列,“共产党怎样说,阿佤人民怎样做”的坚定信念代代相传。

60年来,西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较1965年增长1596倍、757倍;1.8万户安居房拔地而起,彻底终结杈杈房、茅草房的历史;农村道路硬化、饮水安全、通电通邮通网覆盖率达100%;教职工人数增长14倍,医疗卫生人员数量增长11倍。党的十八大以来,西盟更是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书写辉煌——率先在“直过民族”地区实现脱贫摘帽,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入选中国扶贫交流基地与全国百个减贫示范县,“西盟案例”成为中国减贫史上的典型样本。

当下的西盟,正以团结为底色、以奋斗为画笔,推动产业转型加速。“蔗林果胶茶”主导产业规模达52万亩,人均超10亩;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蓬勃发展;龙潭、博航等景区开门纳客,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人次;东西城区面貌焕然一新,“美丽县城”魅力尽显;大黑山通道建设进入收尾阶段,边境开放指日可待;生态环境稳居全省前列,蓝天碧水成为城市名片;“佤族织锦”“西盟坚果”等地标产品畅销市场,各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

在庆祝大会上,12个乡镇组成的方阵带来精彩表演,民族情景舞蹈诗《阿佤人民唱新歌》以“洪荒神鼓”“千年跨越”等篇章,生动展现西盟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壮阔历程。活动期间,60周年成就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篝火狂欢等系列活动同步开展,全方位展示西盟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未来,西盟将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依托大黑山通道构建开放新格局,奋力绘就民族团结与繁荣发展交相辉映的壮美画卷。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记者 李映青)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