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饮风口下,云南茶如何“逆袭出圈”?这场活动给出答案

新茶饮风口下,云南茶如何“逆袭出圈”?这场活动给出答案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28 19:1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中国茶·新茶饮”暨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第69次会员双月活动在第十七届云茶博览交易会期间举行,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一堂,只为解锁云南茶和现制茶饮的“融合密码”,给云茶产业升级支大招。

政策+实力,云南茶“底气十足”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潘文斌介绍说,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拥有世界最多的古茶树资源,普洱茶、滇红茶等名茶享誉全球,成为云南乃至中国茶文化的重要代表。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推动云茶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云南省茶园总面积达803万亩,干毛茶产量为55.7万吨,绿色有机茶园认证面积达264.7万亩,均居全国第一,云茶产业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

作为茶叶大省,云南省凭借丰富的茶叶资源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为新茶饮发展奠定了得天独厚的基础,同时相继出台《云南省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支持茶产业创新升级,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目前,云南正积极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优化茶叶种植结构、提升加工水平,为新茶饮发展提供优质原料与坚实产业支撑,推动云茶产业在新茶饮领域实现创新发展。

专家“把脉”,直击行业痛点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书记、副所长江用文表示,当前茶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劳动力紧缺矛盾加剧,产能过剩突出,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经营主体竞争力不强,且茶叶生产难以满足绿色发展要求。为此,需从多方面发力:坚持需求与问题导向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多学科协同及产学研合作;研制新产品、新机械,发展绿色生产技术,以应对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质量安全要求提高等问题;顺应市场需求,推动茶产品多元化,创造新业态拓展茶业功能;同时,加强茶企负责人、专业技术人才、茶农等各类人才培养,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云南农业大学原普洱茶学院院长、教授吕才有为云南茶量身定制了“逆袭攻略”:一方面,要突破传统思维,从内向创新走向外向拓展,如瓶装即饮茶打破观念与技术瓶颈实现便捷即饮,新式现调茶饮以年轻消费为导向创新设计,现制现饮且规模庞大;转变发展模式,从生产茶转向设计茶,以满足年轻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推动传统与现代融合;践行“文化 + 科技”,让科技创新与文化设计融合,满足年轻消费者对时尚、便捷和个性化的追求。另一方面,云南在新茶饮领域贡献显著,作为核心原料供应基地,普洱茶、滇红茶等是新式茶饮首选,茉莉花茶产业也颇具规模;通过地域文化赋能产品创新,推出特色茶饮且销量可观;借助文旅融合营销打造特色产品;顺应健康化与功能化升级趋势,增加低糖零卡选项,添加功能成分。

企业现身说法,分享“实战经验”

水仓茶业副总裁任嘉怡现场揭秘:云南茶是新茶饮的“灵魂选手”,作为大叶种茶代表,它在新茶饮里就是“厚度担当”。现在云南绿茶是各家新茶饮供应链的“香饽饽”,特色单品普洱、白茶、滇红也超有潜力。不过,新茶饮发展也有“拦路虎”:品质、成本和技术瓶颈。她呼吁大家守住品质底线,别陷入低价低质的“死亡循环”。未来,技术赋能和模式创新才是“破局密钥”,还得赶紧建立新茶饮茶叶标准化体系,顺应“出海”趋势布局全球供应链。

霸王茶姬高级总监李一凡介绍,作为2017年诞生于云南的品牌,霸王茶姬大量采购云南大叶种茶,王牌产品 “伯牙绝弦” 茶底即源于此,去年采购原茶超 1.3 万吨,云南占比过半,且积极推新。4月17日晚,霸王茶姬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代码为CHA ,成为新茶饮“美股第一股”。

龙生茶业董事长朱启忠结合自己40余年做茶经验提出,云南茶资源优,但加工技术落后,需借助新茶饮机遇推进标准化生产等实现革新,龙生茶业主动调整优化企业结构,设立两条烘青生产线,以适应新茶饮生产需要。

上山喝茶创始人张宇分享了公司在新茶饮开拓市场及成本控制上的一些经验,比如先打造原叶茶品牌并建设供应链系统,实现系统能力溢出;定价策略里,使用名优茶时,价格要与竞品持平或更低;本土化口味需借助本地食材、特产及在地风味;开拓市场时,每家店按独立店运作等。

协会“划重点”,指明新方向

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陈勋儒表示,茶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云南茶产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24年,全省茶叶面积超800万亩,产量近6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中国茶叶公共品牌价值排名中,普洱茶位列第二(仅次于龙井),品牌带动力、传播力居首位,滇红茶品牌价值达47.6亿元。

然而,受宏观经济影响,茶行业普遍承压,普洱茶企业库存增加。虽普洱茶可长期储存的特点为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缓冲,但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在于消费。面对庞大的普洱茶储存量,云南茶产业亟需探索新的转型与升级路径。

陈勋儒指出,全国新茶饮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2023年新茶饮行业消耗茶叶原料超30万吨。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近年来明确提出“拥抱新茶饮”的发展方向,如今更要“认真拥抱新茶饮”,借新兴赛道为云南茶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农夫山泉在云南建厂、霸王茶姬成功登陆美股,标志着新茶饮行业已步入全球化发展新阶段。

“面对新茶饮、新生活、新赛道,我们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既要有道不变、志不改的定力,又要有敢攻坚、勇创新的胆略和锐气。”陈勋儒呼吁,所有会员单位应携手并进,共同为推动云茶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

新茶饮浪潮已至,云南茶能否抓住机遇,在这片新赛道上“杀”出重围?让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