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潮汐刻度——百年欧洲艺术的多重实践”展览在云南省博物馆正式开幕。这场汇聚文艺复兴至20世纪欧洲艺术精华的视觉盛宴,以95件经典作品串联四个单元,全景式呈现欧洲艺术的演变脉络与创新精神。
(湖南省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李辉武介绍欧洲艺术百年变迁)
四大单元解码欧洲艺术百年变迁
展览以“秩序崇拜与情感解放:新古典主义VS浪漫主义”“自然的追寻:巴比松与现实主义的视觉迁徙”“规训与反叛:从学院传统到现代艺术”“觉醒与重塑:19世纪俄国绘画的独特风貌”四大板块展开:
-第一单元聚焦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思想碰撞,安格尔的理性克制与特纳、德拉克洛瓦的情感迸发激烈对撞,映射18世纪末社会思潮剧变;
-第二单元通过柯罗、米勒等巴比松画派作品,展现工业革命背景下艺术家对自然与劳动的深情凝视,田间拾穗、林间光影皆成时代注脚;
-第三单元揭示学院传统与现代艺术的博弈:德拉罗什、布格罗的学院派经典技法,与德加、雷诺阿印象派的光影革新并置,罗丹雕塑突破“完美人体”范式,见证艺术从“再现”到“重构”的质变;
-第四单元将视角转向俄国,希施金的森林、列维坦的暮色、列宾的底层叙事,既承接欧洲现实主义传统,又深植本土社会肌理,勾勒独特的民族艺术觉醒之路。
(观众在欣赏罗丹雕塑作品)
大师真迹与创作手稿共现艺术密码
展览亮点纷呈: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文艺复兴巨匠的手稿与鲁本斯、布歇的经典画作同场展出,观众可近距离观察大师从构思到成型的创作轨迹;特别设置的“学院传统”展区,通过美院教学体系梳理与创作手稿陈列,揭秘欧洲艺术教育如何塑造又挑战艺术创新;印象派画家对瞬间光影的捕捉、罗丹雕塑中“未完成”的生命力,以及巡回画派对社会现实的深刻介入,均以原作形式呈现艺术突破的真实脉络。
展期至9月2日 开启沉浸式艺术之旅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9月2日,观众可通过云南省博物馆公众号获取预约信息及导览服务。这场跨越百年的艺术对话,不仅是对欧洲艺术史的系统回顾,更是对当代观众审美感知的深度启发。诚邀各界艺术爱好者走进云南省博物馆,在大师笔触中感受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探索艺术永不停歇的创新潮汐。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