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争分夺秒,跨越千里驰援缅甸地震灾区

东航争分夺秒,跨越千里驰援缅甸地震灾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02 15: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当地时间3月29日7时05分,东航MU9003航班划破清晨的薄雾,稳稳降落在缅甸仰光国际机场。舷梯缓缓放下,37名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队员迅速奔赴抗震救灾一线,5吨救灾物资也陆续卸载。这一刻,不仅为受灾群众带来生的希望,也拉开了东航跨国救援行动的大幕。从缅甸地震发生到首班救援航班起飞,东航仅用不到16小时,争分夺秒,跨越千里,书写了一场生命接力的动人篇章。

深夜沟通,拿下航班“绿色通行令”

3月28日12时50分,缅甸突发地震,仰光震感强烈。东航缅甸仰光营业部总经理唐玮所在的办公楼剧烈摇晃,紧接着灯光熄灭,一片漆黑。凭借着冷静和经验,他迅速组织员工撤离到安全地带。在混乱中,唐玮第一时间想到震中附近的曼德勒营业部同事,可当地通信完全中断,电话打不通,信息发不出。他心急如焚,不断尝试各种联系方法,终于在7小时后,确认了同事们的安全。

当晚20时,唐玮接到云南公司通知:东航作为首家受云南省政府委托的航司,将执飞首班救援航班。与此同时,刚结束休假抵达仰光机场的仰光营业部站长滕欣凯,听闻消息后,连行李都顾不上拿,便立即投身到抗震救援保障工作中。

首班救援航班计划于北京时间29日凌晨起飞,然而,执行国际救灾任务的包机航班,必须获得境外的临时落地许可。此时的缅甸灾区,网络时断时续,通讯极为不畅,夜间宵禁让外出变得困难重重,人手不足的问题也愈发凸显。但唐玮和滕欣凯没有丝毫犹豫,赶在宵禁前出发,沿途接上当地雇员李宗富等人,一路驶向机场。

航班落地许可的申请,需得到缅甸民航局的批复。时间紧迫,流程繁琐,他们分工协作。滕欣凯派李宗富在民航局值班室外等候,抓住每一个沟通机会。李宗富深知任务的重要性,尽管已是深夜,他依然精神抖擞,积极与民航局工作人员沟通协调。终于,在大家的努力下,成功拿下“绿色通行令”。这次许可不仅为首班救援航班开辟了通道,也为后续30多个救援包机申请,打通了流程。滕欣凯感慨地说:“这次能这么顺利,离不开以往合作积累的信任,民航局在合规的前提下,为我们简化了流程。更重要的是,我们为后续救援航班趟出了一条路。”

多部门联动,严守安全底线

第一个将首班救援航班保障任务上报,并通知仰光营业部的,是东航云南公司运行指挥中心的田鑫。28日20时,在接到云南省外事办紧急会议通知后,田鑫和领导立即赶赴会场。会议室内气氛紧张,大家围绕救援航班的各项事宜展开讨论。田鑫深知时间紧迫,一边认真聆听会议内容,一边迅速建立工作群,及时通报相关信息。

得知航班计划凌晨5点起飞时,时间仅剩7小时。田鑫一边参会,一边通过手机与20多个部门联动。在“东航之家”OCC大厅,运控中心重大办员工康健等人也彻夜坚守。他们紧盯着电脑屏幕,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全力保障航班申请。

当时,航班目的地的确定遇到了难题。缅方希望航班飞往震中附近的内比都,但该机场跑道、航站楼、登机桥等核心设施严重受损,根本不具备安全飞行条件。而仰光机场虽然距离震中较远,但仅受到轻微影响,运行基本正常。有着16年重大任务保障经验的田鑫,与团队成员仔细分析、认真研判,最终说服云南省外事办再次与缅方沟通,确定执行昆明—仰光航线。

凌晨4点,田鑫赶到昆明长水国际机场,连续开了7个小时的紧急会议,他早已疲惫不堪,但看到堆积如山的救援物资,他顾不上休息,便投入到装载工作中。5吨多救援物资,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仅用30分钟就顺利装机。与此同时,云南公司机长刘涛也早早来到机坪,开展绕机检查。他仔细检查每一个部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确保飞行安全。刘涛说:“这次飞行责任重大,我们全体机组人员一定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争分夺秒,为救援争取时间。”

再次出征,延续救援希望

3月30日,东航第二班救援包机MU9003再次起飞,运送7.3吨省级救灾物资抵达仰光。此次“客改货”航班运输的物资中,部分药品对储存温度有严格要求,必须在30摄氏度以内的环境下储存。而当天仰光机场气温高达36摄氏度,航班落地后必须尽快卸运物资,否则药品将失效。

航班抵达后,唐玮和滕欣凯带着3名当地雇员迅速赶到机坪。看到物资中有许多精密仪器设备,对装卸操作要求很高,通过客梯车运输可能造成磕碰。滕欣凯立即协调地面代理,借调了一辆具有温控功能的食品升降车进行运输。

为加快物资卸载速度,他们组织地面代理人上机,与机组人员站在客舱过道内,一个挨着一个,接力传递物资。尽管其中有生命探测仪等重物,但大家都拼尽全力。滕欣凯大声喊道:“大家加把劲,快一分钟,灾区就多一分希望!”在众人的努力下,仅用20分钟,就将1.6吨客舱货物安全卸下。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两次紧急救援保障任务中,缅甸当地雇员毫无怨言,主动加班。3月29日是李宗富的生日,31日则是滕欣凯的生日。两人在机场相遇,互致生日祝福。李宗富笑着说:“能参与这次救援,是我最好的生日礼物。”这份跨越国界的“胞波情谊”,在一次次救援行动中不断传递。东航将继续践行使命,为缅甸地震灾区带来更多希望与力量。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宋梦菲)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