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昌宁县县长范正建:以茶为媒,共赴昌宁之约

云南昌宁县县长范正建:以茶为媒,共赴昌宁之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3-31 20:0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3月31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春花茶咖”2025年春季云南文旅主题宣传推广新闻发布会在云南保山昌宁县举办,昌宁县县长范正建表示,“昌宁邀您来采茶”暨千年茶乡文化旅游节将于4月11日盛大开启,欢迎大家上春山、采春茶、唱茶歌,参与“我在昌宁有一棵古茶树”“我在昌宁存着一饼茶”等特色活动。

昌宁是全国唯一注册认定的“千年茶乡”,也是一座宜居宜游的“田园城市”,处处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昌宁资源富集,拥有令人称羡的宝藏茶园。它地处北纬24度的“黄金茶线”,是茶叶生长的理想之地,目前有31.5万亩茶园。这里不仅有48个古茶树群、20余万株古茶树,更有全球最大的2.98万亩国际雨林联盟认证茶园,以及2.5万余亩天然富硒茶园。凭借这些优势,昌宁荣获全国首批四大优质茶叶基地县、中国优质红茶生产示范县等10余项国家级荣誉。欢迎大家前来品鉴昌宁红茶,感受“琥珀金汤、温润香甜”的独特韵味,体验琥珀汤、花果香、冰糖甜的美妙滋味 。

近年来,昌宁县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三茶统筹”重要论述,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将茶产业与旅游、休闲、康养紧密结合,努力实现“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

范正建介绍说,昌宁县以茶促旅,致力于把茶区变景区。昌宁人对茶有着深厚的情感,始终坚持“做干净茶”的理念,全面推动“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协同发展。昌宁县成立红茶产业发展协会,建成云南红茶研究院、富硒茶产业文化中心、茶叶科技小院,精心规划古茶走廊旅游线路,打造云茶·1958文旅综合体等茶旅项目。目前,昌宁红、黄家寨古茶公园等6个茶旅融合景区已成功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24年,全县茶叶总产量达3万吨,茶叶产业综合产值达71亿元。

以旅带茶,着力把茶园变公园。依据徐霞客《滇游日记》的记载,结合昌宁的饮茶习俗、茶树历史和老红茶厂故事,我们打造了茶韵公园、茶元素主题街区、云雾茶海等以茶为主题的公园,推出贡茶研学、古茶名山探访等特色旅游线路,每年举办“昌宁邀您来采茶”等茶事活动,“云南硒谷—翁堵”已成为旅游和研学的热门目的地。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517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0%。

茶旅互动,让茶山真正变成了金山。茶旅融合发展不仅提升了“昌宁红茶”“千年茶乡”的品牌影响力,更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发展之路。茶界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刘仲华对昌宁红茶给予高度评价与厚望。2017年,昌宁红茶作为云茶代表亮相外交部云南全球推介活动;2023年,在国家地理标志红茶品牌价值排行中,昌宁红茶以85.69亿元位居全国第四、云南第一。昌宁县强化茶企与茶农的利益联结机制,2024年,昌宁茶带动全县新增转移就业5800余人,户均增收2400元。

范正建表示,下一步,昌宁县将全力打造“旅居云南·就想来昌宁”的旅游品牌,以茶为媒,以旅为桥,深入挖掘“江山叶泉城”旅游资源,倾力打造“云南红茶第一县”。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