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2025减贫治理与全球发展(怒江)国际论坛”在云南省怒江州举行,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郭卫民在论坛上发表重要讲话,围绕全球减贫事业发展、怒江脱贫攻坚成果及未来发展方向等议题,进行了深入分享。
郭卫民指出,在全球局势复杂多变、发展不平衡的大背景下,减贫治理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树立了典范。
怒江,曾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脱贫攻坚行动让这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十多万群众搬迁至城镇,交通等基础设施大幅改善,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行,实现了从深度贫困到整体脱贫、从封闭到开放的“千年跨越”,探索出了特色脱贫之路。如今,怒江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发展各环节,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致力于打造乡村振兴的样板。
数字技术为怒江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它助力怒江发展特色农业,拓宽特色产品的销售渠道,推动文旅产业升级,同时提升了教育和医疗水平,为偏远地区的群众带来了优质资源。交通设施的改善与数字技术的应用,为怒江实现新飞跃提供了强大动力。
怒江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国际交流合作。怒江论坛自创办以来,聚焦减贫治理等关键议题,已成为国际减贫合作与经验分享的重要平台。此次论坛吸引了各国代表、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齐聚,共同为怒江发展和全球减贫事业出谋划策。
郭卫民表示,加强国际传播对推动国际合作至关重要。要向国际社会展示怒江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成就,介绍国际先进减贫理念与经验。通过发挥各方主体作用,构建多元传播格局,提升传播精准度。同时,加大“请进来”“走出去”的力度,让怒江成为国际减贫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将持续关注和支持怒江的发展与对外交流合作,讲好怒江故事、中国故事,为推动全球发展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