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香铁路开通半年 客货运量持续增长

丽香铁路开通半年 客货运量持续增长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5-26 19:29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26 19: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昆明局”)获悉,5月26日,丽香铁路开通运营已有半年,累计发送旅客118.3万人次。为填补西部空白,拉动滇西北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云岭天路进一步推进西部交通发展

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地处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处,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是世人追寻的“世外桃源”。由于金沙江、澜沧江等江河将群山切割成深深的峡谷,道路交通非常不便。当地居民要走出大山、物资运输,主要依赖航空和长时间的汽车两种出行方式。

2023年11月26日,复兴号动车组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站开出,向丽江方向驶去,标志着滇藏铁路重要组成部分丽江至香格里拉段开通运营。迪庆州结束不通火车的历史,香格里拉接入铁路网,自香格里拉乘火车1小时2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丽江,最快4小时30分钟到达云南省会昆明。丽香铁路开通运营半年以来,不仅为当地群众出行增加了新的出行方式,也填补了云南滇西北延伸至藏区没有铁路的空白,更是为美丽中国的交通增添了新的脉络。

国铁昆明局昆明物流中心丽江营业部主任姚鹏丽介绍,小中甸营业室从开站以来,货运热度不断升温,货运业务逐渐增加。截至目前,共计接发货物73700 余吨。下一步,小中甸营业室将进一步提升货运服务质量,加大货运营销,努力挖掘市场潜在货源,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为香格里拉及周边地区物流运输提供巨大助力。

截至目前,丽香铁路货运量超65.4万吨,煤、小麦等物资源源不断通过铁路到达香格里拉,藏区的松茸、当归等药材产品也搭乘“铁路快线”走出高原,走向世界。

中铁快运昆明分公司副总经理黄金福介绍,丽香铁路开通后,我们同步开通了高铁快运业务,目前我们结合香格里拉松茸运输特点,与地方商务局加强沟通,进行了客户走访,积极开展市场营销。在运力保障上,每天至少4趟运力可供使用,特殊情况下,我们也利用客运预留车厢进行运输,最快4个半小时可到达昆明,再从昆明辐射到全国。

云岭天路为滇西北旅游注入新动能

丽香铁路沿途自然优美,特别是大理、丽江、迪庆等地自然景观、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观十分独特,动车开通,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拓展各族群众的增收渠道。据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化和旅游局相关数据统计,2024年春节前七天,迪庆州累计接待国内游客71.50万人次,同比增长64.5%;累计实现旅游收入4.09亿元,同比增长60.2%。2024年“五一”假日期间,迪庆州累计接待国内游客78.24万人次,同比增长6.41%,日均接待水平较2019年增长53.65%。

丽香铁路开通以来,国铁昆明局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优势,全面提升客货运输品质效率,服务沿线地区求学、探亲、旅游、商贸等出行需求,极大促进滇西北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国铁昆明局科学分析旅客出行规律,优化列车开行方案,丰富客运产品供给,提供了更加安全、绿色、高效、舒适的出行方式,满足民众更加美好温馨的出行愿望。每日开行动车组列车由最初的8列增加至如今的14列,2024年5月1日发送旅客13916人次,创开通运营以来单日旅客发送量最高。

国铁昆明局广通车务段香格里拉站站长胡双介绍,丽香铁路开通半年来,香格里拉站接发旅客持续攀升。其中五一期间更是连续3天刷新车站客发纪录,最高达7666人,下一步,车站继续做好旅客出行服务,保障旅客平安有序,温馨出行。

优质服务打造流动的民族文化纽带

丽香铁路串联起沿线23870平方公里的29个乡镇,穿越藏族、纳西族、彝族等十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国铁昆明局紧紧围绕“美丽云岭天路 民族团结纽带”的重要定位,给乘车旅客营造良好、舒适的乘车环境,列车上采用藏族独有的格桑花图案定制列车台布、靠枕套等,打造“扎西食集”主题餐吧,列车上还提供“汉、藏、英”三语广播、藏文点餐牌,方便藏区人民出行;配有血氧仪,方便有需要的旅客检测使用,让旅客一上车就能感受到雪域高原的独特美景。

同时,香格里拉等站持续打造“玉龙•金花”“香巴拉•金花”等服务品牌,充分依托当地少数民族职工,推出“汉语+民族语+英语”三语服务,为老弱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提供“一站式”出行服务,全力保障旅客出行无忧。

在丽香铁路开通半年之际,国铁昆明局昆明客运段在C118次旅客列车上发布了“日月花语”主题制服,为旅客送上了丰富多彩的列车节目,推出“一路茶香”高原列车酥油茶特色饮品,深化“金花”服务品牌内涵,扎实推进民族团结示范线建设。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邓瑜 朱万祥 青星宇 李娅姣)

【责任编辑:邵冰琦】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