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咖啡主题的城乡青年共建社区开门迎客

中国第一个咖啡主题的城乡青年共建社区开门迎客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5-23 20:56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5-23 20:5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中国第一个咖啡主题的城乡青年共建社区:沪滇协作澜沧改新咖旅庄园正式营业,首批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名客人。

20岁的佤族姑娘卫晓林穿着一身咖啡师的服装忙着给客人们准备咖啡等饮品,为了迎接这个日子的到来,她和乡村笔记的小伙伴们一起忙碌了好几个月,虽然头一天晚上加班只休息了三个小时,但年轻的她感觉不到累,脸上一直挂着甜甜的微笑。

卫晓林是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澜沧县”)东回镇人,她今年7月将要从云南技师学院毕业,学校要求大四学生实习,可是大部分来学校招聘实习生的企业都要男生,因此她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实习机会。今年三月,她听说家乡的改新村要建设咖旅庄园,就想着过来找个实习机会,没想到这一呆就两个多月,之前从来没有喝过咖啡的她如今不但会品咖啡,还会做咖啡。澜沧改新咖旅庄园负责人卡卡告诉她毕业后欢迎她到咖旅庄园就业。“我没有想到我还没有毕业就可以找到一份离家近自己喜欢的好工作,我想好好学,以后当一名专业的咖啡师”,卫晓林高兴地说。

沪滇协作澜沧改新咖旅庄园是澜沧县依托东西部协作机制,整合沪滇协作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引进上海明谦咖啡、上海乡村笔记等运营主体,以打造“澜沧精品咖啡生产基地”和“中国咖啡研学旅行目的地”为目标,三产协同发展、农文旅贯通融合的综合性项目。澜沧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禹旭晨是上海援滇干部,2022年7月他来到澜沧之后,和同样来自上海的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朴素一起用三个月时间跑遍了全县20个乡镇,调研后发现澜沧县种植咖啡7万亩,咖啡是县里支柱产业,可是全县却没有一家咖啡精深加工厂。“之前澜沧县里所有的咖啡豆都是作为原料被外地客商收购走的。上海是全球最大的咖啡消费市场,我们为什么不想办法做一个链接呢?”禹旭晨说。

(澜沧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禹旭晨向来宾介绍改新咖旅庄园)

有了这个方向,禹旭晨和朴素就想办法去找资源。于是,他们联系了上海明谦咖啡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中顺,花一周时间陪着他走遍了澜沧的咖啡产区,最后选在了澜沧县东回镇改新村,这个距离澜沧景迈机场约15分钟车程的小山村平均海拔近1500米,有成片咖啡地近2000亩,是高品质咖啡的理想生长地。 “明谦咖啡是中国咖啡的头部企业,公司不仅有技术,有教育培训资源,还能对接国际市场。企业落地澜沧县后,澜沧县就有了第一条咖啡精深加工生产线,不仅能给当地老百姓带来就近就业的机会,还能带动当地精品咖啡的培育,帮助澜沧县培养咖啡人才”,禹旭晨说。

在禹旭晨看来,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乡村振兴需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同时调动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明谦咖啡落户改新村之后,他开始思考,在改新村村民收入增加的同时,如何改变村容村貌,如何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带领群众一起致富,如何建立村庄治理新模式,如何带动改新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等问题,于是,他又想办法联系了自己的复旦学弟,上海乡村笔记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汪星宇。

汪星宇本科就读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硕士毕业于纽约大学,这个曾在江苏卫视知识竞答节目《一站到底》世界名校争霸赛中夺冠,也曾入选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的年轻人,2017年回国创业,和小伙伴一起成立了一家名叫“乡村笔记”的社会企业,带团队走进中国乡村进行调研,用教育连接城乡,为城市孩子拓展乡村视野,为乡村孩子扩展职业可能,他被评为“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中国青年代表”。

2022年10月,汪星宇第一次来到澜沧县改新村,他和禹旭晨见面后花了很长时间头脑风暴,最后达成共识:在改新村建设“城乡青年共创社区”,吸引更多青年到农村来,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乡村笔记最核心的资源是能够链接到中国乃至世界各种各样的资源,汪星宇很快就带了很多大城市里的青年和学生过来改新村调研和研学。那时候改新村还像一个大工地,住宿条件等都很差,但是我做了调研,很多人都表示对行程很满意,收获很大。我觉得乡村笔记链接城乡的实践非常伟大!”禹旭晨说。

(汪星宇第一次来到改新村 供图)

2023年以来,改新村先后实施了贯通“种子到杯子”全产业链、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五大工程”,咖啡工厂从空地上拔地而起,中低产咖啡园开始实施改造,村集体闲置资产被盘活,建设了1000平方米的咖啡培训体验中心,撤并校点后闲置的小学改造升级成研学基地,引进乡村笔记开展整村运营,开展乡村旅游、咖啡研学等多种活动。 36岁的改新村村民童美芳见证了这种变化,她说,这一年工作组来村里召集村民开了很多会,开始有的村民不理解,后来看到村里发生的变化,比如每家每户的房屋风貌变美了,村里安装了污水处理系统,村民开始配合,有的还主动拆除了违章搭建和废弃的猪牛圈,把房前屋后改造成小菜园或小花园。“前几天我看到乡村笔记的汪星宇带着小伙伴在村里捡了很多烟头,我觉得害臊,回家就跟家里人说以后抽烟不要随地丢烟头了。我们村现在可漂亮了,亲戚朋友都羡慕我们住在花园里。我们要珍惜这种美好,”童美芳说。

(沪滇协作澜沧改新咖旅庄园开业当天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八十多位客人 供图)

大江大海少年影像学院创始人唐建光参加了沪滇协作澜沧改新咖旅庄园开业活动,这是他第二次来到改新村。他发现村里不仅村容村貌改变很大,村民的状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穿着传统服装的村民主动和我们交流,带我们游览村子,招呼我们去家里吃饭,言语中充满自豪。下一步,我们会把改新村做为基地,带着城里的孩子来体验这里的地理风貌多样性、文化多样化和民情多样性,同时我们会邀请本地青少年参与拍摄和纪录,让乡村的孩子重新发现乡村的资源和禀赋,愿意回到自己的村庄,”唐建光说。

毕业于牛津大学教育系、拥有十八年教学经验的小梦大生创新教育创始人童欣说参加这次活动,让她对乡村振兴有了新的思考。“这次来自城市各行业的上百位嘉宾来到澜沧,贡献了很多关于乡村振兴和乡村教育的新想法,他们的热情与投入出于我的意料,让我意识到民间的智慧可能会让乡村振兴走得很快。而只有让更多的人来到乡村,深入乡村实地考察,才会跟乡村产生真正的链接,才能更深层次地激发他们的参与动力”,童欣说。

而在汪星宇看来,改新咖旅庄园作为中国第一个咖啡主题的城乡青年共创社区,就是要搭建一个城市青年和乡村青年沟通和创业的桥梁,提供信息、资源、模式和空间支持。汪星宇说:“发现一个真实的乡村问题,并为之找到一组城乡青年共同来解决,或许是乡村振兴的新模式。下一步我们会在改新区会启动'乡村治理官'项目,把村子里的乡村治理工作拆分成一个个小任务,通过互联网找到愿意一起参与乡村振兴的城乡青年到村里进行环境治理、教育赋能、文化传承实践。希望这种模式可以推广给更多的村子 ”。

(如今的改新村焕然一新 供图)

禹旭晨感慨这一路走来的不容易,他说,近一年半时间,仅他和朴素就到改新村开会、现场调研一百多次,这个过程里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去解决。“虽然改新咖旅庄园顺利开门营业了,但是未来还是会面临很多挑战。我希望到明年这个时候,明谦咖啡工厂顺利运转起来了,村民能在厂里工作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村庄能为工厂提供日常所需,乡村笔记源源不断把外面的年轻人带到村里来,把新思想新理念一并带过来,我希望原来那些不得不把老人孩子留在家里出去打工的年轻人能够回来,参与到家乡的乡村振兴事业中去,家中不再只有留守儿童和老人。我希望有一天改新村能够成为城乡共创推进乡村振兴的样板,”禹旭晨说。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