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 提升思维能力 着眼未来发展 ——2023-2024学年寻甸县“智慧创获”中学生思维拓展系列课程开展情况掠影

聚焦核心素养 提升思维能力 着眼未来发展 ——2023-2024学年寻甸县“智慧创获”中学生思维拓展系列课程开展情况掠影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3-12-09 07: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为全面推进立德树人,落实新课程标准,拓展学生前沿视野,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升思维能力,寻甸县教育体育局联合华东师范大学联合推出2023—2024学年寻甸县“智慧创获”中学生思维拓展系列课程,自2023年9月开始先后在寻甸县内各学校组织开展了系列思维讲座和课程,收到了良好的学生反馈和社会反响。

组建思维专班,集聚优秀师资,为学生量身定制思维课程。寻甸县委书记高宇明对此次中学生思维课程的发起和组织推进给予了高度重视,在他的亲自指导和关心下,组建了思维课程引领工作专班,成立了以华师大教授团队领衔,以“上海市普陀区支教老师团队+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华东师范大学教学实习学生团队”为核心成员的教师资源储备库,以寒暑假大学生支教队伍为补充,为寻甸学生共同研发、量身定制思维拓展系列课程。该系列课程由县教育体育局教师发展中心直接管理组织和协调,面向全县中学生,开展“教授 月度主题导览报告、支教老师思维引领工作坊、大学生思维导学每周送课下乡”等活动。思维课讲座的授课专家,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各学院的专家教授们,他们不仅是国内外本行业的知名学者,在学科专业的研究探索和教育教学上也非常顶尖。授课的实习老师们是来自华师大的实习教师和华 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学生们,他们各方面综合素养强,在教育理念、学科专业、教学设计、学生管理、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上各有所长。他们设计开展的思维课,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全面素养培育的关注,学生不仅在课堂上的表现很活跃、互动很热烈,课上和课后都呈现出师生之间高质量的问与答,学生的学习潜力、动力和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

丰富授课方式,激活内在动力,让思维的碰撞不拘一格。思维课程的授课方式分为两种:大学教授的讲座报告和实习教师的班级授课。讲座的形式受众面广,授课内容更加多元、涉及学科面更广、学科深度更胜一筹,有利于开阔中学生的知识面和眼界,教授们对专业的理解全面深刻而独到、对人生的感悟更为深远、站位更高,能够激励学生在中学学习阶段,树立远大志向、明确奋斗目标、产生深层次的内在驱动力,真正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成为学生敬仰和学习的榜样。相较于讲座形式,课堂中的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可以小组合作、课堂问答、展示交流等,师生的距离更近,学生面对面互动和参与机会更多。

打破学科壁垒,创新教学设计,让思考在课堂中真正发生。华师大教授的课题结合“中学生思维拓展”与教授自身研究的专业来确定。如:结合物理学科的《光与未来》,结合哲学和逻辑学的《逻辑与思维》。华师大、华理研支团学生授课的主题根据所学专业或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与中学生思维素养相融合,如《竞争与合作》《体育拓展:雷区取水》《篮球运动》《花样跳绳》《复杂性科学的系统性思维及其应用》等。无论是讲座还是班级授课,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在 授课过程中老师会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学科本身的特点,基于生活实际情境的、融合多学科内容进行的跨学科教学设计,让学生了解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多种可能,感受知识的力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动力。同样是体育课,经过华师大学生用心设计的思维课,将体育锻炼融合了户外探险、障碍设计、游戏通关等,激发了学生的运动热情和竞争力,培养了思维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学效果非常好。 由此可见,思维课的重点是老师创新性的教学设计,如何确立关键性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路径。一堂能让学生头脑动起来的、去主动思考的课堂,学生的思维才有可能得到提升。

盘活已有资源,重塑课程体系,关注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为了让全县所有高中生全员、全程、高质量地参加思维课讲座,教育体育局克服学校报告厅的座位限制,先后变换不同的收看方式,采用了直播或者录播的方式,保证每个学生的有效参与。班级授课的对象是初中年级7、8年级的学生,由学校按照授课要求选择合适的班级进行授课。除了参与思维课的师生,同学科的教师们和该班级其他任课教师也会共同参与观看学习,老师们观摩并学习如何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思维的发生与拓展,力争将思维素养培育融入每一节课中去。

为了让思维课更科学、更有实效性、授课效果更好,教师发展中心设计了思维课学生问卷,聆听学生的真实需求和想法,根据调查结果指导调整后续课程的开展。问卷反馈显示,学生觉得思维课教学方式新颖、能学到新的知识并引发他们的思考,对生活学习很有启发,希望与老师有更多互动,体验更多这种形式的课堂。学生们希望能接触到更多心理健康、情绪掌控、人际交往、人工智能、科学探索、生活常识、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课程,希望老师“以身说法”,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成长困惑,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

从问卷的结果还能看到,学生在初高中成长阶段,除了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对个人成长交往、心理健康、生活技能有着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需求,这既给学校系统的课程设置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也为校内各类实践活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学校应该针对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盘活已有的教师资源,开设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关于心理、人际关系、生活常识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校本课程或学生社团,真正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

聚焦核心素养,基于课堂学习,为学生的未来幸福奠基。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六大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思维核心素养、学习核心素养、文化核心素养、责任核心素养和情感核心素养,思维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具备的基本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思维核心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合作性思维等,通过培养思维核心素养,学生能够具备自主思考和批判思维的能力,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思考,并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思维核心素养的提升是落实新课标的应有之义。一方面,思维力的提 升是学习能力提升的基础和关键,从另一方面来讲,学生思维的拓展又需要基于学习的过程才能发生。学校要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是主阵地,落实新课标是主抓手,教师是关键。落实新课标,在于有效、科学的教学设计,丰富的课程资源的搜集与应用。要利用外引教师资源与内培骨干教师相结合,拓展讲座开设与基础学科课堂相结合,发挥华师大教授、普陀支教老师、大学生实习教师和华理研支团教师资源的领衔与示范作用,不断丰富师资储备,逐步带动更多教师参与到思维课的开设中,学会将思维素养融入到每节课的设计中,融入到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

未来随着乡村振兴的不断深入,沪滇两地的教育帮扶合作项目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期待通过思维系列课程,集聚各方人才和智慧,为寻甸教育的发展不断提供源动力,让学生“全面素养得到提升”的理念深入到每个教师的头脑中,让每个教师都能够参与到思维课中去,相信寻甸中学生思维课程将会更加科学多元、更可持续,更能够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未来成长,寻甸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景一定未来可期。(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寻甸县教育体育局)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