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安宁:“三着力”抓好史志工作 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云南安宁:“三着力”抓好史志工作 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3-08-13 07:5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安宁市积极开发史志资源,充分发挥党史地方志存史、资政、育人的职能,全面抓好史志工作,积极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着力做好史志编修,为经济建设做好服务保障。安宁市充分发挥史志部门优势,编修《新编安宁发展史》《安宁党史学习教育知识问答》《安宁地名考析》《杨升庵诗话安宁》《安宁旧志集成》等一系列史志书籍,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创刊于1998年的《安宁年鉴》,已连续出版25部,为研究安宁的历史文化、让各界人士全面了解安宁提供权威参考。同时,充分发挥地方志书的价值,每年向全市各级党政机关发放《安宁年鉴》《中共安宁市委执政纪要》等地方文化历史相关书籍2000余册,扩大史志阅读覆盖面。充分开发利用地情资源,开展赠送《年鉴》等史志书籍活动,以“史”促商,服务于经济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着力开发史志资源,为经济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安宁市利用史志文化阵地,盘活史志资源,将位于八街街道的大龙洞土主庙(安罗禄游击大队旧址)等不可移动文物建设成为安宁市革命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基地和安宁革命教育展览馆,2022年,安宁革命教育展览馆被评为“昆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安宁市党史革命遗址活化利用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全市历史文化遗迹调查,进一步摸清底数,整理出系统的权威性资料,提出保护和开发历史名人故居及遗迹的建设性意见,为各级领导提供资政服务,经调查。近年来,安宁史志部门在群众中收集到有价值的史料线索11条,收到学术研究文章8篇。

着力抓好史志传播,为经济社会打造服务平台。安宁市积极构建市、街道、村三级方志馆建设,扩大史志工作传播面和覆盖面,充分发挥史志在服务经济、服务社会中的积极作用。2022年底,安宁方志馆正式建成并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馆藏大量史志资料,形成集“编修、收藏、研究、开发利用”为一体的地情咨询中心,满足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需求。同时,积极打造“数字史志”,将地方史志成果信息化,为地情资料获取提供更为广阔的资料来源和更为便捷的获取手段,每年将出版的志书、年鉴100万字以上进行数字化录入并链接到安宁市相关政府网站、公众号,多角度展示方志成果,方便市民查阅,进一步拓宽史志传播路径,为经济社会提供资源丰富的信息平台。(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记者 李映青)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