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 《山地未来行动计划》发布

提高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 《山地未来行动计划》发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12-23 16:4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12-23 16: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COP15蒙特利尔未来山地边会现场(包堉含 摄)

12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联合国环境署、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肯尼亚世界农用林业中心与云南乡村之眼乡土文化研究中心组织的未来山地边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

现场,许建初研究员发表以“从里约到昆明,从昆明到蒙特利尔的山地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演讲,阐明了山地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出了科学研究与科技赋能、生态恢复与碳汇补偿、乡土生态智慧助力与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途径。同时,许建初还进一步分享了共构、共建、共享的山地未来最佳案例,即西南山地金耳驯化、弥勒太平湖公园石漠化生态修复、三江源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金木棉纺织纤维沪滇合作产业链。

来自尼泊尔、加拿大、美国的四位博士教授以科学探索、生态修复、乡土智慧与未来生活为题展开专题演讲,并结合四个专题影片,描述了构建的人类生命共同体下未来山地的绿色发展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亚洲、非洲、美洲与欧洲的40多位代表则一起回顾了从里约到昆明三十年的里程,围绕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凝聚共识,共同发表了提高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山地未来行动计划》,为提高山地社区绿色发展与生态保护提供了愿景、原则和行动指南。具体包括:

愿景

作为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山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关系到全人类福祉。山地未来旨在落实联合国环发会议《21世纪议程》中的“山地宪章”,促进山区人民福祉,提升山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并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提供可持续解决方案。

山地未来呼吁关注山地原住民与地方社区在利用、培育和维护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时所面临的巨大不确定性。目前影响山地生物与文化多样性最重要的因素是保护与发展政策,以及区域、国家和国际市场的扩张,这些因素在不同情况下带来的负面或正面影响也不尽相同。

《山地未来行动计划》重点关注COP15《昆明宣言》中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利用(第6条)、生态健康与生态恢复(第10条)、原住民与地方社区以及其他利益攸关方参与(第15条)、公众教育、经济转型与生活行为改变(第16条)等,并设立了四个行动领域:1)科学探索,2)生态修复,3)乡土智慧,4)未来生活。《山地未来行动计划》探讨基于自然生态系统、传统农耕文化与跨学科研究的创新方案,学习分享来自全球山地学科前沿与基层社区的典型案例,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挑战,制定未来山地绿色发展行动计划。

原则

1.审慎发展原则:原住民、地方社区及其传统文化不是保护与发展项目的客体对象。基本的审慎发展原则是不能采取任何可能对当地原住民与地方社区造成消极影响的项目活动,鼓励科学家与原住民开展民族生态学联合研究。

2.整体思维原则: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尊重原住民与当地社区“天人地合一”的生态认知与整体思维观,认同山地社区生产生计与生活方式多样性与复杂性,以及对全球变化的应变能力。

3.权利保障原则:山地生态系统健康与原住民社区的发展权利密不可分。保障基于原住民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资源权属与享受生态健康的权利,建立惠益分享机制,开展近自然生态恢复,树立“绿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

4.协同创新原则:山地农耕文化是人类农业文明史的“活化石”,也是构筑生态文明之基石。协助原住民与地方社区发掘基于传统农耕文化的多功能产品,建立跨文化与跨地域的城乡协同创新纽带,增加当地社区自我发展能力。

5.绿色低碳原则:山地生物多样性与绿色低碳具有内在的联系。生物多样性主流化与城市消费者行为对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至关重要;在总结山地原住民万物共生与万物循环的生态理念的基础上,开展自然与社区教育,加强跨世代文化传承与跨文化合作交流,构建人类绿色低碳的生命共同体。

行动

科学探索:运用生态系统方法以及跨学科研究途径探索山地奥秘

1.收集山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相关数据,以满足当地项目设计/需求, 弥补国家/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目标之间的差距。

2.确定真菌在全球山地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作用,在植物区系(flora)与动物区系(fauna)之后,添加第三个“F”–真菌区系(funga),构建土壤解决方案,丰富山地生态系统整体保护战略,应对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三大全球性挑战。

3.评估全球变化(包括气候变化)对地区独特、濒危物种和经济植物的影响,并将当地监测与国家/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GBF)下的定量措施联系起来。

4.实施基于生命共同体的人类和生态系统健康管理,特别是不同物种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微生物对生态系统功能和人类健康的作用,如新冠和非典型性肺炎。

生态恢复:使用景观途径和农林复合系统进行生态恢复

5.确定全球山地的关键区域:热带萨王纳稀树草原(草丛)、高原湖泊和湿地、热带山地、退化的喀斯特地貌和矿山废弃地,依托“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成立山地未来国际创新中心。

6.设计景观途径和农林复合系统,在保护区周围建立生态走廊来保持当地农业和传统活动的同时进行生态恢复并在某些项目中特别注意水资源的保护。

7.联系碳封存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林下种植松露为例),确定在保护当地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域安全和碳封存等不同方面实现共赢。

8.探索塑料生物降解和生态系统加速恢复的新生物技术。

乡土智慧:使用民族生物学方法来发展基于传统文化和社区生计的解决方案

9.加强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成立喜马拉雅药用植物园,开展“一体化健康”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10.开展民族生态学田野调查,根据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GBF)发掘整理传统生态知识体系,制定当地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s)的方案,发挥传统知识与乡土智慧潜能,丰富与发展生态红线保护制度。

11.保护地域生态文化景观和全球重要的山地农业文化遗产,依托红河哈尼梯田,开展山地梯田文化与生态循环农业领域交流与合作。

12.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开发基于生物多样性的传统手工艺与手工业,开发地方生计发展。开展社区生态文化旅游。

未来生活:推动公众参与、鼓励行为改变,促进万物互联共生

13.促进基于万物互联共生的科学、艺术和文化的跨界融合,依托山地农耕文明,开展南南合作,引领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山地。

14.成立萨王纳天然纺织纤维国际研究中心,总结生态扶贫的“中国模式”,构建城乡特色产业链与绿色供应链(优先部署工作项目)为山区产品制定指标体系(包括伦理贸易、绿色低碳、生态循环、生物多样性、生活质量等)和认证标准。

15.促进区域生物文化经济发展,建立地方循环农业体系,开展生物质循环产业示范,减少石油基塑料污染,保护山地流域生态环境。(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