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关沱茶沱茶制作技艺创制120周年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关沱茶沱茶制作技艺创制120周年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6-29 13:0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902年,现代形状的沱茶创制,下关各茶庄、茶号开始批量生产沱茶,销往四川,由于加工沱茶原料等级最高,选料考究,制作精细,产品享有盛誉。下关沱茶创制120周年以来,维系着从茶园到茶杯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手手相传,从未间断,持续带动临沧、普洱、西双版纳、大理、保山、德宏等全省8州市茶区40多个县市区的10万多户40余万各民族茶农脱贫增收,几百年来,边销茶稳定供应云南、西藏、四川、陕甘宁等西南西北各兄弟民族地区,促进了边疆民族团结进步,进入21世纪后,在全国32个省市区建设了1000余家专卖店,产品出口到马来西应、韩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加拿大等18个国家和地区。

(下关沱茶属于紧压茶类,外观精巧,凸面看似小圆面包 董孟良 摄)

下关沱茶普洱紧压茶类,凹面看像厚壁小碗,凸面看似小圆面包,其外观精巧,曲线玲珑。其加工演变过程源于明代的“普洱团茶”和清代的“女儿茶”,1902年由下关”永昌祥”商号成功定型,距今已有120历史。

1941年3月,下关茶厂及下关沱茶集团公司的前身康藏茶厂成立, 1948年改名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新康藏茶厂”。新中国成立以前,康藏茶厂和新康藏茶厂与大理地区数十家茶叶加工企业一起生产沱茶、紧茶、饼茶、圆茶等精制茶产品。兴旺发达的制茶业,使下关地区成为名副其实的云南茶叶集散地和加工中心。

改革开放后,“云南沱茶”远销到法国、西班牙、荷兰、意大利、英国、日本、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其工艺精湛、造型独特、品质优良、功效奇异为世界所认识,成为许多国家消费者的高级保健饮料和馈赠亲友的珍品,至此也开启了普洱茶保健功能认知的新时代。

2004年4月30日,经过公开拍卖,下关茶厂及其改制后的下关沱茶(集团)公司全面完成了民营化改造。从茶叶流通体制改革到民营化改制的20年间,下关茶厂以沱茶为核心的产品数量和质量不断得到提升,沱茶类产品在总产量中的份额从10%逐步提升到50%以上,经过市场竞争下的开拓、创新,下关沱茶(集团)公司省部级以上优质产品全面覆盖了内销、边销和出口三大产品体系。这一时期,下关茶厂成为了云南茶叶加工企业中首屈一指的标杆企业。

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民营化改制重组后,云南茶叶,特别是普洱茶的市场格局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单纯的消费饮品,不断向收藏、储存甚至投资的金融属性扩展。下关沱茶(集团)公司坚持初心,以广大消费者的安全、健康为出发点,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满足日益增长的品饮需求。公司也成为全国茶叶行业中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八项国家级桂冠的企业。

在“云南绿色食品牌”战略中。下关沱茶连续三年入选云南省“10大名茶”。共有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的“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6个。2020年12月,公司荣获云南省人民政府表彰的“第四届云南省人民政府质量奖”。

2021年,投资3亿多元,占地300多亩,总建筑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的银桥新厂区建设基本完成。下关沱茶集团公司以新厂区全面竣工搬迁为契机,全部改用清洁能源,大力推进生产加工绿色化、标准化、清洁化、自动化、智能化,致力于对银桥新厂区进行多方位的管理优化,以提升绿色产品加工的软硬实力,推进完成HACCP、ISO22000体系认证。

(云南省政府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陈勋儒致辞)

云南省政府原副省长、省政协原副主席、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陈勋儒在庆典活动上致辞,他说,下关沱茶120年来,从未间断生产和销售,并且在各个历史阶段,都是云南茶业的排头兵,成为中国茶业的一个传奇,同时拥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边销茶定点生产和原料储备企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中华老字号、中国弛名商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关沱茶制作技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下关沱茶)等八顶国家级挂冠,企业形成了历史底蕴深、生产规模大、带动能力强、质量技术优、市场网络全的五大优势,生产规模一直名到全省前茅。2021年,占地300多亩的新生产厂区峻工投产,新厂区集全省最大的高原仓、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和下关沱茶博物馆、中国沱茶研究院等几位一体,正在开启"茶科技、茶文化、茶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征程,迈向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时代。

(庆典大会现场 供图)

大理州人民政府副州长鲁旭俊认为下关沱茶有品牌,有影响,最有条件率先实现复兴。他说,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立足资源禀赋、依托产业基础、顺应市场需求,把沱茶培育成为消费者喜爱、市场竞争力强的标志性茶叶品牌,制定和完善统一的产品标准,加大宣传推介力度,让“下关沱茶”品牌享誉全球、走向世界。要进一步将茶产业发展与茶文化传承相融合,做活茶旅融合、文旅融合“文章”,加快建设云南普洱茶生产加工示范基地、云南普洱茶高原仓陈化基地、中国沱茶高端研发基地,加快银桥新厂区建设,让采茶、制茶、品茶等传统民间技艺、乡风民俗不断发扬光大,勾勒最美茶厂,讲好沱茶故事,让每一位品茶者通过茶叶触摸大理文化、感知大理发展。要大力培育引进茶叶经销商,支持公共品牌茶叶企业扩展经营电商业务,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巩固提升省内市场和边贸市场。茶叶一头连着百万茶农,一头连着千万消费者,是为茶农谋利、为饮者造福的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我们还要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全茶产业与茶农的利益联结机制,使茶农、加工商、贸易商形成发展共同体,让一片片茶叶成为富裕一方百姓的“金叶”。

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风说,未来,下关沱茶将不断践行“大气明理 知己好茶”的价值观,坚持传承百年紧压茶加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技艺。以中国(下关)沱茶研究院成立为契机,加大沱茶这一品类的研发和市场投入力度,巩固龙头主导地位,并且发挥“销法沱茶”、“班禅紧茶”、下关铁饼等产品特色优势,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边销茶推广力度,以高性价比的健康低氟边销茶赢得口碑,赢得市场。同时,积极引导市场消费,打造品饮、收藏、投资三者的良性市场循环生态,真正实现下关沱茶经营体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