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昆明两会】民进昆明市委:建议将智能信息系统应用于昆明市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聚焦昆明两会】民进昆明市委:建议将智能信息系统应用于昆明市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1-29 09: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是检验现代化城市治理水平和安全系数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各类灾害突发事件不时发生,建立城市防灾减灾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已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22年昆明市“两会”期间,民进昆明市委聚焦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议将智能信息系统应用于昆明市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民进昆明市委认为,经过多年努力,昆明市基本建立起相对完善的防灾组织体系,但是由于体系不够完善,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与不足,需要尽快建成科学化智慧化的综合防灾减灾工作体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以绣花功夫着力城市防灾减灾救灾建设,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大力,探索城市安全治理的新路子。

为此,民进昆明市委建议尽快建立昆明市针对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的智慧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共享平台、信息处理中心和信息交互终端等。将智慧信息系统应用于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的全过程,包括减灾、准备、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的动态循环过程智能监控,提高综合防灾减灾信息集成、互联互通与智能处理水平,加强防灾减灾信息共享能力,提高防灾减灾信息服务水平,实现各级相关部门防灾减灾信息交换共享与协同服务,从而提升城市防灾减灾的能力。抓住建设智慧城市之契机,充分利用其信息资源和先进的支撑技术,实现城市防灾减灾体系的“智慧化”,优化提升城市防灾减灾体系的运作效果,从而实现城市防灾体系的“智慧化”,从而更好地实现城市防灾减灾。

同时,对灾前预防工作实现智慧化风险评价与常态防灾智能监控。通过物联网技术、3S 技术、RFID等技术对相关城市信息进行实时动态采集,利用这些信息数据进行城市灾害潜在威胁评估、城市设施抗灾能力评估、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等,从而做出城市防灾预警、城市防灾空间管控,城市生命线系统维护等关键性决策,将被动防灾转化为主动防灾。

期间,建议面向公众构建统一的权威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灾害预警信息通过短信、电视、电台、网站、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电子显示屏、户外广告牌等第一时间推送,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灾害,能提前预知、提前准备。市级主流媒体在收到预警信号后10分钟内向全民传播,权威预警信息15分钟之内发送信息至市民手机,并按规定频次传播实时预警信号;超高层建筑和市内其他建筑的户外LED屏幕均可成为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大力推进应急避难场所智慧化建设,让这些场所成为老百姓身边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生命庇护站”。以中小学校、文化体育场馆、绿地、公园、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场所为主,联合高德、百度、腾讯等地图,在手机App内设置室内应急避难场所查询和导航功能。群众在灾害来临时,通过手机地图可查询到相关信息,并“一键导航”至附近的避难场所防灾避险。

此外,建立城市灾后重建信息平台和灾后管理信息平台。及时采集灾后城市人员伤亡信息、城市设施损失信息、经济损失信息等相关信息,并进行处理与综合分析。通过城市灾后重建信息平台实现城市灾害损失评估、灾后重建规划、防灾空间优化、城市秩序恢复等工作,通过灾害所积累的经验,对城市防灾体系基础设施进行优化和改善,不断提高综合防灾能力,形成城市综合防灾体系的“循环渐进式”发展模式。城市管理部门、媒体机构等可通过灾后管理信息平台高效准确地实现对灾民救助、损失补偿、次生灾害预防、相关信息发布通告等灾后协调管理工作等。(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