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政协委员郑昕:建议多措并举政企联合 打赢“人象冲突”攻坚战

云南政协委员郑昕:建议多措并举政企联合 打赢“人象冲突”攻坚战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1-01-27 21: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中国亚洲象,仅分布在云南省境内。经过多年的保护,亚洲象种群数量已经增长至300多头。2021年两会期间,云南省政协委员郑昕聚焦亚洲象保护,建议通过多措并举,政企联合,打赢“人象冲突”攻坚战。

成年亚洲象平均寿命在60-70岁,相当于7岁小孩的智商。它们的学习能力很强,具备很强的自我意识,而且它们具有社会性,还能通过使用低频率的超声波来进行交流,它们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栖息地环境变化等因素,亚洲象的主要活动区域与当地居民活动区域发生重叠,目前频繁在版纳、普洱、临沧一带活动,人象冲突激增。在郑昕看来,导致该现象的原因主要因为亚洲象种群数量的增长,相对栖息地空间也就变的更小,其所需食物的总量增多,迫使亚洲象走出森林。同时,随着亚洲象不断走出保护区,走向农地,更加可口的甘蔗、菠萝、玉米等农作物使其口味变化很大,更加加剧了人象冲突的可能。

郑昕认为,解决“人象冲突”是一个综合的、长期的、持续性投入的系统性工程,必须通过“多措并举”的手段,政企联合,在原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持续的投入与探索,方可见效。因此,郑昕建议通过持续加强资金延续性投入,减少重复投资进行平台整合;建立亚洲象监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因象施策”,对“问题象”进行“教育”;改造栖息地建设,改善农作物,建设生态长廊;增加巡象员数量及编制,提高待遇等举措解决“人象冲突”。

郑昕建议,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监测预警平台基础上,整合现有多个监测预警系统,使监测预警数据共享,形成全省统一平台。补齐设备布点盲区,编织一个高科技亚洲象监测预警网络。利用智能广播、微信预警、手机短信预警、电视台预警、手机平台APP预警等多重方式及时更新发布亚洲象活动信息,减少亚洲象伤人事件的发生。同时,以芯片定位,无信号通信传输等技术研究为方向,深入探索解决“人象冲突”的技术赋能手段,使科技助力亚洲象监测预警,解决人象冲突。

在郑昕看来,由于亚洲象智商很高,每个种群的大象,性格脾气也完全不一致,所以要做到“因象施策”。同时,又要将“问题象”进行管控,比如:把类似今年景洪市橄榄坝的18头“问题象”进行防控管理,通过电子围栏、定位芯片、物理防护栏等技术方式建立管控区,相当于临时把“问题象”集中起来进行“教育”。在防控区与保护区交界处进行栖息地修复、食物源基地建设、人工硝塘、生态廊道等设施,把完成“教育”的大象逐步引导回保护区内。

同时,郑昕还提出,实施亚洲象栖息地质量提升工程。在保护区内及周边开展亚洲象栖息地质量提升、生态恢复、食源地建设、廊道建设等设施,逐步解决亚洲象栖息地岛屿化、片断化问题,同时改善栖息地内,亚洲象喜欢吃的农作物种植,将大部分亚洲象稳定在相应的栖息地内,引导大象逐步返回保护区内。

巡象员是地面跟踪亚洲象不可或缺的一环,多年来,巡象员跟踪大象一直是比较重要的手段,其中不乏脱颖而出了一些经验丰富,处置灵活的金牌巡象员,但遇到象群分散频繁活动的情况,巡象员依然显得捉襟见肘。所以郑昕建议增加巡象员数量和编制的同时,提高巡象员的待遇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

“解决‘人象冲突’,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单一手段就能解决的。是一个综合的、长期的、持续性投入的系统性工程,必须通过‘多措并举’的手段,政企联合,在原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持续的投入与探索,方可见效。郑昕说。(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