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记者从昆明市“ 回眸‘十三五’ 奋进新昆明”科技创新专题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以来,昆明科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科技创新人才更加汇聚,科技创新平台能级快速提升,国际科技合作呈现新气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向纵深推进,科技惠民滋润春城大地,科技营商环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十三五”期间,昆明市全力推进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先后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形成信息及芯片产业、生物医药大健康、高原特色农业、智能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等六大产业创新中心,科技服务业平台和科技合作交流平台也将陆续上线,提供服务。
“十三五”以来,昆明在生物制药产业、新材料领域以及先进装备制造等领域,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六大科创中心”建设。近年来,又着力打造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产业、前沿信息技术等细分产业,呈贡信息产业园成为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区块链产业示范基地,五华科技产业园建立云南省区块链中心。
期间,围绕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点领域,昆明培育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重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机构等平台,形成国家、省、市创新载体体系。目前,全市累计拥有各类科技机构1782家,其中企业办研发机构占83.58%;累计拥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有89个,各类重点实验室122个,拥有各级企业技术中心644家。
同时,昆明市积极打造具有区域性科创服务的“昆明市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实现数据整合、区块链技术应用、建设和运营模式创新,提供以“科技身份证”、“零跑腿”、“全公开”、“穿透式监管”的主动式科技服务,实现“服务不见面,办事零跑腿”。同时,简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办理手续,采取“先承诺后补交”方全程网上办理,实验动物许可“证照分离”改革落地落实。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昆明市14个县市(区)省级县域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实现全覆盖,盘龙区、安宁市、嵩明县、官渡区成为“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见成效。(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