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奔跑云南】关键字——励坚守初心 榜样的力量激励我们前行

李凯祥 摄   刻在杜富国血液里的“让我来”精神仍然让我们听到了军魂铿锵,看到了舍我与担当。11年前,她经过不懈努力,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女子免费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县女子高中,照亮了1645名贫困山区女孩的大学之路。

【2019 奔跑云南】关键字——励坚守初心 榜样的力量激励我们前行

来源: 云南网
2019-12-31 11:4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19年的云岭大地,涌现出这样一批人——

他们,扎根农村无怨无悔,在红土地上书写忠诚。

他们,勇立潮头争当标杆,把汗水挥洒在云岭大地上。

他们,在云南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路上,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奋勇争先。

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展现出永远奋斗的精神风貌。

他们,让2019年的云南充满力量。

“你退后,让我来!”

杜富国同志。记者 雷桐苏 摄

2018年10月11日14时39分许,杜富国随队参加排雷作业,面对一枚杀伤半径近10米的67式加重手榴弹时,他坚定而勇敢地对战友说:“你退后,让我来”。

在爆炸发生的瞬间,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杜富国,下意识将战友牢牢护在身后,自己却永远失去了双手和眼睛。

自己切生日蛋糕。视频截图

2019年底,迎来自己28岁生日的杜富国,借助义肢写下了“永远前进”四个大字。“今后看我所拥有的,不看我没有的,只是换一种生活方式!”

2019年10月24日,重庆西南医院康复楼,杜富国正在用辅助具吃饭。李凯祥 摄

刻在杜富国血液里的“让我来”精神仍然让我们听到了军魂铿锵,看到了舍我与担当。

》更多杜富国故事,戳图进专题《

“你干了,路就在脚下”

高德荣在斯达草果培育基本查看草果生成情况。记者 李秋明 摄

初冬时节,红彤彤的草果映红了独龙江。“老县长”高德荣一个村一个村地走访,钻草果地看长势、挂果情况;入农户家中问销售、收入情况;与村干部、驻村工作队交流座谈。“草果丰收,但价格上不去,这是一个问题。党员、干部要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学本领,为民办实事,先想一步,先行一步,让群众实现丰产增收。”

高德荣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奖章。记者 雷桐苏 摄

谁能想到这个精神矍铄的老人今年已经65岁了。就在2019年9月17日,他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

“独龙江脱贫根基还非常薄弱,公路通畅、产业建设、群众素质提升等工作还要做,乡村振兴工程才刚开始,全面小康的路上,还有很多工作等着我们。”

高德荣一有空有忙碌在他的示范田里。供图

获奖后,回到独龙江乡的高德荣来不及休息,又开始起早贪黑地跑工地、进农家,奔忙在峡谷间……

“我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

他是一个在西南边疆村寨里种植冬季马铃薯的“农民”。

他是全国上下争先学习的时代楷模。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朱有勇拎着澜沧产的冬季马铃薯就进了人民大会堂 视频截取

30多年来,他研发的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大面积应用累计3亿余亩,成为国际上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成功典范。近5年,他又在云南普洱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躬耕山野科技扶贫,让上千农民学会冬季马铃薯、林下三七等种植技能,带动了一批深度贫困中的拉祜族群众脱贫致富。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

朱有勇(左)在“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接受采访(1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朱有勇在田间讲解作物病虫害防治。供图

“安安静静地在这里做一点事情,为老百姓(把)科技送到农民手里面,让一个一个青山变为一座一座的金山,让老百姓一个一个富起来,一家一家富起来。”这是朱有勇的初心,也是他对大山的诺言。

》更多朱有勇故事,戳图进专题《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

每天凌晨5时30分,天未亮,她就站在校园中举着小喇叭高声呼唤全校同学:“姑娘们,起床读书啦。”每天深夜11时,她还在扶着栏杆、紧握着手电筒,颤巍巍地上楼下楼,检查每一间教室和宿舍。

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记者 赵黎浩 摄

18年前,她兼任新建的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成为了136个孤儿的妈妈,在她的呵护下,一个个孤儿健康成长,走进学堂。

11年前,她经过不懈努力,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女子免费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县女子高中,照亮了1645名贫困山区女孩的大学之路。

张桂梅和孤儿院的孩子们在一起。供图

她叫张桂梅,是云南省华坪县女子高中党总支书记、校长,也是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十佳最美乡村教师”“全国百名优秀母亲”。

其实,2019年对于张桂梅来说,和过去也没有什么不同。她一如既往地为学生操劳,一如既往地帮助他们改写命运,一如既往地坚守那颗赤诚的初心。

张桂梅去家访。供图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一颗火热的心,这颗心里面有党、有人民、有学校、有国家、有千千万万的孩子。”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