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森/图
近日,记者来到中越边境云南段的苗皇山雷场,采访了正在这里扫雷的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扫雷三队官兵。据了解,该雷场地雷和爆炸物种类多、布设密度高,是中越边境云南段扫雷行动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苗皇山位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董干镇边境,顶部海拔1928米,为当地主要的制高点。雷场中布设了大量地雷和爆炸物,为复杂的防步兵混合雷场,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这里曾多次发生触雷事件,最近的一次是2012年,我国一名边民在这里触雷,不幸身亡,是一块名符其实的“死亡地带”。
上午10时记者到达雷场,周围雾气弥漫,官兵们在雷场中若隐若现,沿着开辟出来的临时通路进入雷场,周围密集的探雷器警报声此起彼伏。
扫雷三队队长蒋俊峰介绍,这块雷场对他们来说是一块完全陌生的地域,对雷场情况的掌握全部来源于展开扫雷前的现地勘察。由于雷场距离驻地较远,每天要乘车在山路上行进1个小时,才能到达距离雷场相对较近的出发集结地。这里海拔较高,有雾的天气容易下雾雨,地面非常湿滑,加上植物的根系密布,稍不注意就会滑倒。晴天又特别热,身着厚重的防护装具,作业几分钟汗水就能把贴身衣物浸透。从已扫除区域的情况看,地雷和爆炸物几乎都被植物的根系缠绕,排雷难点之一就是发现地雷和除去包裹地雷的障碍物。为了便于排雷,官兵们每人都配了一把镰刀。记者看到,官兵们还配了吸铁石,在腐殖土比较厚的地方,把吸铁石加装在镰刀上,可以比较容易的清除金属碎片,减少探测时的干扰。中越边境云南段的雷场,几乎都是山岳丛林地,排雷更多的是依靠人工搜排,所以看似简单的工具也能发挥不小的作用。
据官兵们介绍,在雷场中一个小通道,不足20米的距离内,就搜出了几十枚地雷。在这里地雷非常密集,主要以绿色外壳的塑料防步兵地雷为主。这种地雷的耐腐蚀性比较强,如果踩到它是绝对会爆炸的。
刚刚排除一枚这种防步兵地雷的扫雷三队分队长江白向记者展示了这枚地雷。只见地雷上下结合部的位置还用蓝色的塑料胶带作了进一步密封。从地雷底部拆下来的圆柱状起爆管依然是新的,泛着特有的光泽。
据了解,苗皇山雷场地雷和爆炸物种类多达10余种,数量相对较多的是各型号的防步兵压发雷。雷场中还遍布铁制三脚钉,这种三脚钉使用非常简便,随意抛撒在地上,就能完成布设。它的三个钉柱支撑地面,第四根钉柱向上竖起,稍不注意就会被扎伤。
在雷场外官兵们的临时休息点,记者见到了一个用石头垒成的存放点,周围摆着一些地雷,除了绿色防步兵地雷以外,还有一种个体比较大的地雷。存放点里面有很大数量的三脚钉,可见这个地方是比较危险的。
截至目前,扫雷三队官兵已从该雷场搜排出各式地雷和爆炸物5000余枚。部分地雷和爆炸物将送至麻栗坡县新修建的陈列馆集中展出。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