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林业扶贫:迸发绿色力量 托起增收希望

作者:管毓树 来源:云南日报
2017-12-28 09:16:33
分享

云南林业扶贫:迸发绿色力量 托起增收希望

云南林业扶贫:迸发绿色力量 托起增收希望

培训生态护林员

云南林业扶贫:迸发绿色力量 托起增收希望

察看林果长势情况

云南林业扶贫:迸发绿色力量 托起增收希望

技术员观察林木长势

云南林业扶贫:迸发绿色力量 托起增收希望

澳洲坚果长势良好

云南林业扶贫:迸发绿色力量 托起增收希望

现场指导修剪枝叶

云南林业扶贫:迸发绿色力量 托起增收希望

生态护林员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

云南林业扶贫:迸发绿色力量 托起增收希望

  核桃丰收

云南省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山区、半山区,林地林木等森林资源是山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农民最丰厚的家产,也是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基础。为此,云南省林业系统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林业扶贫的优势和潜力,始终把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作为林业扶贫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先后制定《关于推进林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实施意见》《云南省林业“十三五”扶贫规划》《云南林业科技扶贫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明确了林业扶贫的目标、任务、要求和措施,找准林业扶贫攻坚的突破口和着力点,通过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不断加强贫困地区生态修复治理,着力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与度和受益水平,趟出了一条林业长效扶贫的新路径。

如今,全省脱贫攻坚已进入了冲刺阶段,林业扶贫的成效如何,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怎样?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走进广袤的云岭山区一探究竟。

怒江 既是护林员 又是造林人

大雪之后,山上刮来的风更冷了。刚刚将碧罗雪山东面的林区走了一遍的生态护林员李文勇却是热腾腾的。

“森林覆盖率一年比一年高,山上有红豆杉、杜鹃、榧木和香柏等珍稀树种,还有金丝猴、棕熊、长尾雉等动物。领着国家的补贴,我们是用心的……” 抹了一把脸,李文勇真诚地说。

李文勇是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中排乡大土基村的傈僳族汉子,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从2016年开始,他被吸收为当地的生态护林员,每年领到不低于8000元政策性补贴,逐渐成了“有固定工作有稳定性收入的农民”。

近年来,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中,怒江州结合怒江、澜沧江和独龙江峡谷区域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将生态保护、生态扶贫、生态固边等统筹起来,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保护与脱贫发展之路。如今,在当地“三江”流域,像李文勇一样被聘为国家生态护林员的贫困人口已超过6388人。他们除了承担林区巡护职责外,还担当起“造林员”、“技术推广员”的职责,不仅是森林的守护者,也是守土巡边人。

“聘用生态护林员,使怒江贫困发生率降低了13%。”“听州里的干部说,未来3年,全州还要新增护林员,希望这样好的政策惠及更多人群。”在泸水、福贡和贡山等地,都能听到不同民族的同一种声音。

两年来,被选聘为生态护林人员的贫困户,每户年均增加工资性收入9400元,加上领到低保金、粮食直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边民补贴等各类补贴,户均增收超过1万元。通过这一渠道,全州6388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了收入,为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其中,贡山县还在承接省里给予1060人护林员指标的基础上,利用天保工程管护资金、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等项目资金增聘了940人。2000名护林员的选聘,在贡山这个偏远的边境县,惠及了60%的建档立卡户贫困户。在独龙江乡,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至少吸纳了1名护林员,加上其他产业的培育,该乡已走上了脱贫奔小康的幸福路。(记者马玉龙)

昭通 让更多群众享受生态红利

“通过种植方竹、开发竹下经济,一年下来,12亩山地收入少说也有四五万,靠山吃山,我的存款就在山上。” 虽是寒冬,镇雄县细沙河村却满眼苍翠,张江海老人指着满山的竹子喜滋滋地说。

像张江海一家通过林业扶贫改变生活的农户在乌蒙山片区还有很多。

大山大水大峡谷、生态脆弱灾害多是昭通的现状;全市450多万农村人口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3.37万人,居全省第一,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为啃下这块“硬骨头”,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昭通市围绕群众增收和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理念,以实施 “七彩云南·昭通保护行动”为引擎,全面建设“山水昭通”、“森林昭通”“清洁昭通”,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为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彻底改变过去的发展模式,昭通市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持续加大昭通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快推进美丽昭通建设步伐。

全面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当前昭通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该市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国家和省级生态工程,全面开展“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和 “四城同创”工作,启动推行河长制,先后完成天然林保护87.54万亩,退耕还林还草60.13万亩、退牧还草72.2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993.24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60平方公里,恢复湿地1.4万亩,新增绿地面积35.2万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35%。建成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6个。大山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荣获“中国最美湿地”称号,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河长制”全面落到实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专项治理成效明显,昭通大地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民群众生存环境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越来越多的群众正享受到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带来的生态红利。(记者蔡侯友)

保山 大地添绿 农民增收

隆冬时节,记者沿着崎岖的山路走进“挂”在澜沧江边高山上的村庄——保山市隆阳区瓦窑镇下麦庄村,漫山遍野根部涂白的核桃树格外显眼,树下三五成群的农民正在栽种魔芋。

下麦庄村全村121户474人,长期以来,群众依靠在陡坡地上种植包谷、小麦等农作物和伐木砍树维持生计,2002年之前,人均纯收入不到1000元,群众生活十分贫困。

“砍树换钱不但没有拔掉穷根,还造成泥石流滑坡灾害经常发生,庄稼被卷走,道路被冲断,村民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下麦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学贵回忆说。

2002年,下麦庄村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机遇,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林下种植黑麦草、魔芋。黑麦草供山羊食用,传统放养山羊改为了厩养,羊粪供核桃树做肥料,全村走上了林牧结合的致富路。

2014年6月,下麦庄村成立了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全村95%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2016年11月,合作社办起了加工厂,生产“枣夹核桃”、核桃油等系列产品,成为下麦庄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今年,合作社重新建盖厂房,购置设备,预计2018年实现利润200万元,解决农民就业30至40人,实现收入100万元。

“这10多年的发展,让我们尝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甜头。目前,全村种植核桃树8600亩6万多棵,人均18亩,山羊存栏6100只。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300元,其中,林产业占70%以上。” 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杨学贵介绍说,冬闲人不闲,这段时间全村有八九十家农户都在自家的核桃林下种魔芋。

近年来,保山市以提升林业可持续精准脱贫能力为核心,结合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积极引导退耕农户在不同海拔区域科学种植特色经济林,同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确保农户近期收入不减,远期收入增加,实现了“大地增绿,农民增收”,山区群众走上了“不砍树也能致富”“不出山也能致富”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保山市利用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和省级木本油料产业发展项目,支持贫困地区建设核桃、油茶、澳洲坚果等木本油料基地,努力培育长效脱贫产业,从2016年起到2018 年,市级财政每年投入400万元林业产业扶持资金用于推进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和林下经济发展。

同时,保山市坚持“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积极探索林业产业复合经营模式,鼓励贫困地区利用林下资源,建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特色养殖基地、林下产品采集基地,让贫困群众实现近期增收、长期获利。(记者贾云巍)

临沧 住上“坚果房” 开上“核桃车”

“居室闻茶香,推窗听鸟鸣,劳作林果下,当场数票子。”这种惬意的幸福生活让杨文柱很是满足。

杨文柱是永德县大雪山乡蚂蟥箐村的澳州坚果种植大户,他家种植的120多亩坚果,今年有80多亩可采收,产量13吨,收入15万元。除此之外,杨文柱还在坚果地发展林下养鸡、套种黄姜,总收入超过了60多万元。

收入高了,自然要让日子过得舒畅些。杨文柱花了50多万元盖起了新房,三层500多平方米的楼房掩映在坚果林中,格外引人注目。

在临沧,像杨文柱一样凭着发展特色林业产业住上“坚果房”、开上“核桃车”已不再是新鲜事。

按照“封山顶、退半坡、育山脚”的方式,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果则果,临沧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特色林果经济的发展作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惠民工程来抓,着力铺就致富路子。坚持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积极推行“林粮”“林茶”“林菜”“林豆”“林药”等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套种模式,大力发展林果经济。探索创新发展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公司、企业、大户积极参与林果基地建设,采取承包经营、合作经营、入股经营、兴办家庭林场等方式,推动产业集约高效发展。获得了“中国核桃之乡”“滇红之乡”“中国澳洲坚果之乡”“中国特色竹乡”等荣誉。

市林业局局长刘绍军介绍,全市已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14.27万亩,完成退耕还林配套荒山荒地造林121.9万亩,封山育林31.6万亩,工程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自然村。项目总投资达27.3亿元,其中直接兑现给退耕农户的补助资金达18.2亿元,有61万农民受益。全市累计建成特色经济林1320万亩,发展咖啡、魔芋、龙胆草、茯苓等林下产业基地62.8万亩,人均经济林面积达7亩以上。

在临沧,一名护林员可以让一家人吃饱穿暖,一个特色产业可以让一户贫困户彻底脱贫,一项生态建设工程可以增加贫困人口劳务收入,林业脱贫的精准优势日益凸显。

2015年以来,临沧累计投入林业生态扶贫资金7.37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5.6万户20多万人。“临沧林产业发展正处于新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刘绍军说,“守住生态红线,保住绿水青山,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双赢,推动森林资源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双赢将实现。”(记者李春林 谢进)

迪庆 “靠山吃山”有了新“吃”法

寒冬时节,记者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走进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永春乡美光村,站在高处放眼望去,林地绿、产业绿,一片生机盎然。绿色成了这里的主色调。

“我们村脱贫的优势在生态、潜力在生态、希望在生态、成效也在生态。”村党总支书记李树雄坦言。

这个森林覆盖率高达89%的深度贫困“孤岛村”,依托生态激活绿色产业,不仅让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6800元,还实现了生态美与脱贫致富和谐共振的发展态势。

州林业局副局长张永林介绍,林业部门脱贫攻坚涉及农村能源、林业产业发展、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4大项目。2016年,迪庆州争取上级资金投资计划任务9452万元,实际到位12527.56万元,到位率为132.5%;2017年,争取上级资金投资计划任务为10695万元,实际到位13460.91万元,到位率为125.9%。

为增加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加大全州森林资源管护力度,迪庆州新增投资6234万元,聘用了各类护林员7494人,人均管护林地面积3800亩,不仅让全州2873万亩林业用地得到了有效保护,也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年增加收入近万元。

穿行于美光村青山绿水间,恰巧遇上正在巡山的安一坪村民小组护林员雀永坤。他望着莽莽森林激动地说:“成为护林员后,我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日子不再像以前那样紧了。”

雀永坤一家4口人,仅靠5亩薄地维持生计,妻子在家务农,两个儿子读小学。2014年前,夫妻俩一年苦到头,人均收入仅2400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为解决他家生产生活问题,美光村“三委”及驻村工作队不仅聘用雀永坤为护林员,还帮助他家发展种植养殖业。目前,雀永坤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9000元,真正实现了生态脱贫。

为进一步开展好生态扶贫工作,迪庆州聚焦85个贫困村和6万多贫困人口,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生态保护、生态治理和生态产业脱贫项目资金,提高现有工程的补助标准,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和生态补偿脱贫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加强林下种植养殖业技术培训,引导贫困群众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观念,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增收致富的本领。

如今,世世代代“靠山吃山”的农牧民在“吃”法上有了新变化,一个个村落、一个个家庭,通过念好山林“扶贫经”发展生态产业,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记者尤祥能)

大理 致富林果满山坡

沐浴着冬日的暖阳,走进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鸡街乡菜白村,村委会附近黄灿灿的枇杷正待采摘,满山的绿橄榄压弯了枝头……

“今年收成比去年好,预计收入有两三万。”正在枇杷地中锄地的村民段秀英说,我们村共有400多亩枇杷地,20多家通过种植枇杷增加了收入,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过了。

“有了林业部门的帮助,我家的核桃长得很好,脱贫致富更有希望了。”站在自家的核桃林下,建档立卡贫困户常光才喜笑颜开。他说,几年前,挂钩帮扶单位大理州林业局经过调查发现,当地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美国山核桃,便在当地大量推广,光他家就种植了300余棵,预计两三年后收入10来万不成问题。

“扶持项目多,林业产业连片、成规模,群众靠生态脱贫效果显现。”鸡街乡党委书记赵明说,大理州林业局挂钩帮助鸡街乡,重点扶持贫困户种植芒果、枇杷等经济林果,真正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目前,已实施美国山核桃3500亩,泡核桃抚育5000亩,滇橄榄示范种植2000亩,规模化种植黄果、香橼、佛手柑600亩,林业产业经济发展迅猛。

大理州林业局办公室主任尚伟介绍,大理州创新机制体制,因地制宜,推进贫困山区林产业发展。全面实施《大理州林业助力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以林产业脱贫、生态补偿脱贫和支持易地搬迁脱贫三大类15项措施为着力点,依托山区资源,结合天保工程、新一轮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石漠化治理、生态效益补偿等生态工程和造林项目,计划3年争取协调投入资金10.2亿元,优先向大理州33个贫困乡镇300个贫困村倾斜,助推贫困山区发展特色经济林果,让贫困群众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同时,大理州还将生态护林员与脱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争取到中央财政林业专项转移支付生态护林员补助1040万元,解决了112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记者管毓树)

照片均由云南省林业厅供图

美编 杨千红 制图

分享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