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迪庆: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迪庆特点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9-15 09:05:48
分享

2017年9月13日,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的大喜日子。60年来,迪庆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取得辉煌成就。60年来,迪庆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迪庆特点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第一,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2016年,迪庆全州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05843万元,经济总量为1957年的1420倍,年均增长13.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153元,是1957年的573倍。经过6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以来,迪庆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有效地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完成了由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的落后的“一二三”结构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特征的“三二一”结构转变。

第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农业生产稳步提升。60年来,迪庆州不断深化农业和农村改革,着力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广现代农牧业科技集成技术及实用技术,农业农村经济得到平稳发展。2016年,全州农业总产值达到203211万元,是1957年的150倍;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3933万元,是1957年的134倍。此外,60年来,迪庆通过不断推进农业农村建设,有力实施惠农利农政策,积极转变畜牧业的发展方式,不断调整畜禽养殖结构,加大品种改良,提高饲养水平,加快畜牧业发展。

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加速完善。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省级对迪庆持续加大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投入大量建设资金,加强交通、能源、水利、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迪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奠定坚实基础。1957年迪庆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仅为35万元,2016年全州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达3154562万元,是1957年的90130倍,年平均增长21.3%。产业投资的持续增长,为加快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全州交通运输、机场、通讯、水利、城市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加速完善。

第四,工业经济有序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建国以来,迪庆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具备一定规模的历程。60年来,迪庆州充分依靠水能、生物、矿产等资源优势,全州工业经济得到有序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园七片区”的工业布局。“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全州累计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0.35、2.33、10.81、51.37亿元。此外,迪庆电力工业迅速发展,以电源建设和扩大电网覆盖面为重点,先后建成一批骨干水电站。

第五,消费市场繁荣发展,贸易总量大幅跃升。60年来,迪庆州消费品市场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低向高、由慢向快、由曲折反复向直线上升的发展过程,以30年为界,前30年在强烈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客观规律的经济政策的影响下,经济发展缓慢,消费品市场无法发挥有力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87年,迪庆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13亿元,2016年全州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043万美元。

第六,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金融市场稳健发展。自治州成立之初,迪庆经济成分单一,税源也相对单一,银行金融业处于刚起步阶段,经过不断的探索从社会主义改造过渡到计划经济再到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地方财政预算收入达到质的飞跃,银行金融业也得到蓬勃发展。2016年,全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64654万元,是1957年72万元的2286.9倍,年均增速达14%。

第七,科教文化加快建设,社会事业蓬勃发展。自治州成立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2016年末,迪庆州拥有县及县以上独立自然科研单位11个,科技人员109人。同时,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教育机构数和在校师生人数相比建州初期得到大幅跃升。民族文化事业建设快速提升,到2016年,全州共有文化、文物事业机构40个,同时体育和卫生事业的得到了快速发展。

第八,居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保障全面覆盖。60年来,迪庆城乡居民的生活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收入也成倍增长。60年来,全州常住人口总数从16.57万人增长到41万。经过多年努力,迪庆州已建立健全养老、医疗、失业、最低社会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九,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生态建设成效明显。迪庆依托丰富的生态人文资源优势,不断培育和壮大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支柱产业,有力推动了全州经济的快速发展。2016年全州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975.72万人次,较2000年增长18倍,年均增长20%。(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