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专家建言献策助力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与边疆民族地区精准脱贫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8-30 08:58:40
分享

社科专家建言献策助力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与边疆民族地区精准脱贫

专家们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社科专家建言献策助力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与边疆民族地区精准脱贫

调研途中遭遇塌方

社科专家建言献策助力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与边疆民族地区精准脱贫

工作之余不忘记和哈尼寨子里的老奶奶合影

8月24日至28日,“社科专家红河南部行”调研咨询活动在云南红河成功举办,来自省内外的20余名专家分成两组,深入金平、元阳、绿春、红河四个县调研,以问题为导向,帮助红河南部四县找定位、寻短板、深入研究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与边疆民族地区精准脱贫对策。

几天的时间里,社科专家们每人带着一个研究课题,在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张瑞才的带领下,一路风雨兼程,与政府相关部门座谈,进企业了解情况,在田间地头与农户交流,路上还遭遇滑坡等。在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后,专家们根据各自研究的方向提出建议,供地方党委政府决策参考。

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认为哈尼梯田不是一般意义的文化遗产,而是以活态性、动态性、系统性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文化遗产,不能简单照搬一般的文化遗产保护思路和方法。他说:“哈尼梯田保护是经济落后、生态脆弱、文化丰厚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保护成功的标志是稻作梯田系统的可持续,保护成功的关键是农民继续经营农业。作为以农业这一‘弱势产业’为基础的遗产,不应过分强调‘保护’,‘保护’不是‘保存’,‘发展是最好的保护’,关键是如何发展。”

闵庆文建议整合各县区资源,提升管理级别,提高协调能力,打造公共品牌,建立“哈尼梯田联盟”,打造哈尼梯田共同体,探索“1+N”的产业发展模式,错位发展,形成特色,相互补充形成聚集效应。

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研究院副院长周文表示,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是“少”、“边”、“山”、“贫”、“丰”(丰富的自然资源)。除此之外,各地区都呈现出各个地域的特点, “各具特色”,从这个角度讲,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挖掘。他从县域经济层面给出三条建议:一是要做到三化:“特色化、优势化、集群化”,避免同质化,聚焦支柱性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跳出历史和县域的视野,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项目融资和市场融资,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是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加强党组织建设和村民自治,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用集体经济壮大、培育农村经济。

红河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张红榛建议红河州委州政府加大红河哈尼梯田品牌价值的宣传,对红河南部四县哈尼梯田十大重点片区遗产价值进行系统的挖掘和展示,在公众层面特别是遗产地村民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推广多功能多价值的哈尼梯田文化遗产;围绕红河哈尼梯田品牌建设与红河南部精准扶贫开展专题研究,就世界遗产品牌的农事体验、梯田系列产品开发、文化产品展示和营销,使哈尼梯田品牌价值充分发挥作用,真正惠及当地百姓,强有力助推当前南部地区精准扶贫工作。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教授角媛梅提出“遗产+”的发展战略,她说,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最重要的就是人与自然相互合作、互动的一种方式,而且这种互动,是以农业为分配,和社会宗教体系组合在一起的复合系统。红河南部每一个区域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区域特色,比如元阳梯田是世界遗产的核心区,保护是核心,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周围的区域发展起来,才能形成整体的保护。绿春县香料作物是优势产品,那就做大做强香料产业,不要面面俱到,全面开花。只有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资源优势,才能做到差异化发展。

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张瑞才说,“社科专家基层行”之所以有生命力,就是因为研究过程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从实践中从群众中吸纳学术智慧并加以创新,每一位专家都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深入思考后给地方党委政府提出决策建议,成效明显。

2003年,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和省社科联第一次组织专家走进红河州,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云南省社科专家基层行活动已经形成长效机制,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库支持。(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李映青)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