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才:南盘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8-18 16:42:04
分享

8月17日,珠江流域旅游高峰论坛暨滇黔桂三省区社科联第三届南盘江流域发展论坛在云南曲靖市召开。现场,云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瑞才围绕南盘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问题展开发言。

南盘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余脉马雄山东麓,自珠江源至北盘江汇合口全长914千米,流域面积为56809平方千米,流经云南省曲靖市、昆明市、玉溪市、红河州、文山州、贵州省黔西南州、广西自治区百色市等七州市的三十余个县(市、区),是滇黔桂三省区生态保护、民族团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然而,由于交通、区位及历史的原因,南盘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全国国家级“贫困县”最多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扶贫攻坚、脱困解困的重点区域。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盘江流域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高速公路网逐渐完善,高铁网络逐步构建,区域综合交通不断改进和完善。南盘江流经三省七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数据显示,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9万亿元,占滇黔桂三省区总值的28.77%;常住总人口近3000万人,占滇黔桂常住人口总数比重为22.75%;人均GDP达到4.3万元,远远高于云南、贵州和广西三省区平均水平。

据悉,2016年以来,云南省社科联设立《滇黔桂三省(区)南盘江流域次区域发展协作研究》重点课题,组织11位省内专家进行研究,设立5个子课题,专题研究南盘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旅游资源、民族文化,目的是推动南盘江流域次区域发展协作走向深入。

现场,对于推进南盘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张瑞才提出首先要坚持从问题出发,准确把握推进南盘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开展区域合作。南盘江流域七州市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具有诸多代表性的重要文化旅游资源。其中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8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0项,国家风景名胜区7家,国家4A级以上景区43个,世界地质公园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3个以及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当前,南盘江流经七州市积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大力推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重大项目建设、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此外,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制约南盘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南盘江流域生态文化的富集与该区域村落的相对贫困形成鲜明对比。总体上来看,南盘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尤其丰富的生态旅游文化资源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与东部沿海地区中小城市和大多数村镇相比,尚没有找到从传统农耕向现代经济发展过渡的相对成熟的发展路径。张瑞才强调,当前,南盘江流域存在统一规划不够、统筹协调困难、生态环境破坏、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具体体现为南盘江流域旅游业整体规模不大,旅游目的地品牌影响力不高。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存在着区域分割、行业分割、监管分割,难以统筹协调。同时,南盘江流域内不合理的规划和无序开发,将导致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功能的失效。当前,如何处理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成为发展南盘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必须妥善解决的重要问题。

同时,要坚持目标导向,突出重点任务,探索推进南盘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区域合作明确目标。为此,张瑞才提出要坚持统筹协调,实现融合发展;坚持全域旅游,实现绿色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实现创新发展。通过加强滇黔桂三省区之间的统筹协调,制定科学系统的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并根据南盘江生态文化资源富集,经济欠发达的初始条件,在宏观战略上坚持全域旅游的主导地位,最大限度地实现南盘江流域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共存的发展模式。此外,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南盘江流域生态、文化等资源优势,破解统一规划不够、统筹协调困难、生态环境破坏、基础设施滞后等发展障碍,形成南盘江流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对于今后的重点任务要紧紧围绕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注重生态文化旅游小镇建设展开。

针对未来南盘江流域的发展,张瑞才提出对策建议要创新管理机制,强化区域协调;创新投融资机制,确保资金投入;创新人才机制,加大智力支撑。首先,强化跨区域的对话与协调机制,通过建立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促进各政府主体和市场主体的合作。通过设立专门的旅游资源整合协调小组,对生态文化旅游规划进行科学有效的协调。通过政策创新,引导旅游企业跨地域、跨部门开展合作,发挥协同作用,减少恶性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此外,既要积极争取中央扶持政策,又要确保各级政府逐年增加投入,重点建设旅游交通、环境保护、文化发展、通讯等基础设施和生态文化资源保护设施,并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相关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利用PPP、众筹、私募等新型筹资融资方式,积极吸引民间投资。期间,还要依托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加大生态文化旅游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加大政府部门相关管理服务人员及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旅游专门人才、民族文化传承人才的素质。依托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加强生态文化旅游理论研究和智库建设,推动研究成果的运用和转化。加强创新创业平台、众创空间建设,大力培育生态文化旅游创业创新主体。(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分享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