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雪山上的环卫工 4500米的雪山上每天弯腰上千次

作者:木晓雯 来源:云南网
2017-04-13 09:00:36
分享

玉龙雪山上的环卫工 4500米的雪山上每天弯腰上千次

日均工作11.9个小时

玉龙雪山终年银装素裹,十三座雪峰连绵不绝,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来。今年3月以来,每天吸引着8000名左右游客乘坐索道前往冰川公园。

这么多的游客,给景区环卫工作带来挑战。从海拔3356米的索道下部站,到海拔4506米的索道上部站,再到海拔4680的冰川公园,是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索道经营公司景区部环卫组每天打扫的重点。

“17人,分3组,一组休假,一组负责索道下部站,一组负责上部站(到冰川公园),每个卫生间还得有人保洁,可以说,我们每天至少有10个人在为8000人服务。”丽江玉龙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索道经营公司副总经理石磬介绍,由于高海拔缺氧,时不时会有游客出现高原反应,照顾搀扶高反游客也是环卫工人需要做的事情。

早上7时20分到岗,早班17时左右下班,晚班18时左右下班,或者更晚。提起景区环卫工的工作时长,“左右”一词高频出现,因为没有一个准确时间。在景区当了20年环卫工的和顺珍说,下班时间最大的“左右”因素,是当天的游客数量,游客多,垃圾就多,下班肯定就晚。2016年,17人的景区环卫组日均工作时间达到了11.9小时。

玉龙雪山上的环卫工 4500米的雪山上每天弯腰上千次

  从4506至4680每天往返4次

游客游览冰川公园,需要从海拔4506米的索道上部站下缆车,沿栈道徒步至海拔4680米。170多米的垂直距离,620多米的栈道,看似很短,但在高海拔的雪山上,轻装上阵、缓慢行走还行,一旦负重、快速前进,会不同程度出现高反症状。

“走一步像在城里走三四步,累、喘,心还有点堵。”来自广东的游客赵先生说,自己一家人一起游览雪山,人手配备了一瓶氧气,从上索道就开始吸氧,但还是会出现不适症状。

但这段路,环卫工每天至少要往返4次。对有20年工作经验的和顺珍来说,这条路她再熟悉不过,上山沿线捡路上的垃圾,下山收垃圾桶里的垃圾,一般带4个黑色大垃圾袋,每次都能装满。一人一天4次往返,至少带回16袋垃圾。

“我们土生土长的丽江人,在这里工作时间长了也很吃力,特别是身体不舒服或者感冒的时候最难熬。”和顺珍说,在缺氧负重前行的状况下,每天弯腰上千次,辛苦不言而喻。

氧气瓶是山上最多的垃圾

在索道上部站观景平台,景区部环卫组组长刘卓军正在拿铁铲清理平台上的积雪,积雪经过大量游客踩踏,出现了硬化的形态,让清理难度加大,由于人多,他一边见缝插针地铲雪,一边提醒游客小心脚下湿滑。

刘卓军说,在索道上部站,最多的垃圾是氧气瓶,几乎每个游客人手一个,不少游客把用完的氧气瓶留在了上部站。

在索道上部站观景平台,游客使用氧气瓶的频率很高,很多游客隔一两分钟就吸一下,而氧气瓶的盖子,不少游客会在不经意间落下。景区内的垃圾桶里,除了一些包装袋等生活垃圾,最多的,就是废弃氧气瓶。

据了解,去年拉运下山的废弃氧气瓶有20车,每车能装600袋。也就是说,至少运送了12000袋的废弃氧气瓶下山。

除了氧气瓶,上部站卫生间的污水处理也是环卫工作的重头,为了让冰川公园不被污染,所有卫生间的垃圾都需直运下山,每天14时都会有两个索道箱对卫生间垃圾进行清运。

雪山上的他们最怕下雨天

在雪山上工作,他们最怕的不是雪天,而是雨天。

刘卓军说,一般的下雪天,边走边捡垃圾,衣服也不容易打湿。但下雨天,在那么高的海拔,跑不动,也不能跑,很多时候会被淋湿,加之山上气温低,极易感冒。

“为解决下雨天的问题,我们给环卫组发了那种警用的雨衣,但也有问题,工作人员一路上都在工作,很多时候,外面的雨水是挡住了,但里面却全是汗水,很多人都得了风湿。”石磬说。

“我的身体算好的,有部队的底子。”从2003年开始在山上工作的刘卓军说,自己在部门里算是身体比较好的,但长时间在高海拔缺氧的环境下工作,记忆力下降得很明显。

累不怕 希望多些尊重和理解

“累,但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们会做好。不过还是希望游客能对我们的工作多一些理解和尊重。”提起这份工作的艰辛之处,环卫工们这样表示。

在索道排队处,不断有游客丢下各种垃圾,环卫工人只能一直不断清扫。一些有垃圾桶的地方,边缘及附近地上都会有丢弃不到位的垃圾。

“不知道游客为什么要把氧气瓶踩坏、弄扁。”废弃氧气瓶带来的一些安全问题,也让环卫工无可奈何。和顺珍说,去年冬天,一男游客在垃圾桶边砸氧气瓶,她上去提醒这不安全,但该男游客不理睬,仍继续砸氧气瓶,随后瓶子发生了爆炸,导致和顺珍无辜受伤。

景区部分垃圾桶旁边的木头壁上,留有损坏的痕迹,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痕迹就是游客敲砸氧气瓶留下的。

“10年前,游客少,问题也少。现在,游客多了,问题也多了。以前我们劝阻时,大多数游客都会听。现在,很多时候说了也不管用。”和顺珍说,遇到不文明现象,很多时候,只能过后去清理。

云报全媒体记者木晓雯 摄影报道

分享

推荐